大齡媽媽的反思

【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八)】:「15年自閉症的自省與思痛!」

我錯了,錯的很徹底! 孩子目中無尊長,心中唯我獨大,是不可能懂什麼是權柄,也就不可能懂得做人的尺度。 皓現在的行為不是因為他的自閉症,而是因為我的家庭教育的前因縱容他產生這樣天大地大我最大的行為。而這樣的行為模式啟動基於配合哄讓的前因來說是正常的,現在我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是要等到行為發生之後採用C呢?還是要改變前因做到治本之道? 整理一下我在這不間斷的7小時中,清楚看到自己在應用行為分析原則上A-B-C操作的錯誤: 1.…

【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七)】:「DTT行為介入是生活化紀律的密集性」

到了午餐的時候,皓再次出現挑釁的問題行為。 瑾心老師從早上執行的行為介入目標依然不變:就是坐在沙發上沒有聲音,才能吃飯(C)。 現在肚子餓想要吃飯是皓的動機,瑾心老師就對皓此時的需求做動機操控; 我們清楚的看到掌控結果(C) 的給予一直是瑾心老師,使我好奇的是臨床專業經驗的實踐該如何做動機操控呢?…

【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六)】:「瑾心老師不間斷7小時行為介入的觀察筆記~自閉症的挑戰行為能不能被矯正?」

這是一連串頻繁且清晰的應用行為A-B-C科學證據的實踐;在A的前因控制及C的明確執行下,如果皓能夠自主的控制自己問題行為的頻率及表現方式,我們就能觀察到他的問題行為是可以藉由動機操作所矯正的。 我和外子一起觀察,皓在瑾心老師平穩的介入約2分鐘後,我們就馬上發現15歳的皓是可以做到管理自己的問題行為;所以一旦確定,長期以來以為是自閉症不可變的行為是能被控制且能被教導新行為的(PBS正確行為支援的替代行為),接下來就要開始DTT解析目標下的A-B-C行為介入。 瑾心老師對皓的第一個指令(Sd1)是:「安靜坐在沙發上。」 按照皓開始能安靜坐在沙發上的時間,逐步拉長至5,10,20,30,60分鐘,這也是最基本在教室內能定坐的學習態度。並且在過程中,我們也觀察到皓自言自語的刺激行為竟開始逐漸地減弱到完全安靜。 瑾心老師行為介入更為細膩的實操過程如下:…

【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五)】:「正確認識動機操控的建立(EO)和消弱(AO)」

皓爸今天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帶皓出去買便當的時候,為了讓皓停止吵鬧就買了一瓶養樂多(皓喜歡的)給他;果然,在皓爸的賄賂之下,皓暫時停止了吵鬧的行為(這也是皓爸此刻想要的安靜。) 這讓我想到皓小時候的早療環境也即是如此;因為治療師一堂課只有1個小時,為了能讓孩子有較高的配合度,所以大部分的教室內,是只要推開門就能看到滿屋子的玩具、故事書、所有能夠吸引孩子的玩具都是隨手可得的。正因為孩子從小培養這樣錯誤的認知連結,所以直到今天我們一旦拿掉賄賂,孩子是不可能行出我要求的行為。並且孩子在沒有得到賄賂之先,若堅持行出被要求的合宜行為,我們就馬上面對孩子情緒爆發的行為要脅,因為孩子早已經習慣了被賄賂、被配合,若沒有先呈現我要的東西,就別想我要聽從權柄的! 父母阿,我們為什麼送孩子去早療中心學習?我們在孩子縱情享受玩耍的嘻笑中,豈不是期待他對人產生興趣?最大的正增強物就是從人而來的肯定!但在物質賄賂的學習環境設計下,自閉症兒童先看到的是人手中的糖果餅乾、玩具和配合我的欲求,再加上不停歇的肯定和讚美,這樣極端美化自閉的早療培訓不僅不符合真實的人際關係,更是鑄造孩子不正確的社交連結,理所當然以為大家要配合我轉向,我最棒,誰都不能告訴我正確的真相以傷害我的自尊心。父母阿,一個自尊之高的孩子,學歷再高,又如何苛求別人要融合接納自我優越的固執性呢?所以頂著大學畢業証書卻在家里端的高功能自閉症成人,若是習慣於人人要懂得欣賞自己原裝的所是,成長過程最缺乏的就是自省更新的訓練! 養樂多是皓喜歡的又想要得到的賄賂品。 這樣無功而受祿是錯誤的ABC操作,會強烈鑄成孩子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連結,就是你不先給我我要的,我就不會回應你的要求。所以在孩子的眼中就只有利益輸送的對價關係和對賄賂品的興趣,卻沒有學校文化和社會制度下尊重權柄的觀念。…

【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四)】:「啟動DTT 自閉症教育是從訓練父母有合乎社會期待行為示範:"家教!"開始」

那時雖不甚明瞭,後來得了聖靈光照,都成真理,在我屬靈經歷裏面,成為寶貴的器皿。我滿心相信家庭教育最好的原則,必須有嚴格的訓練,和基督福音的愛和自由。---A.B.SIMPSON宣信 瑾心老師提問皓,皓不理會瑾心老師,他不是聽不懂老師的話,他的不理會是故意行為;而這個故意行為是在家庭生活中沒有要求他去做的禮貌,所以皓不理會人的溝通行為跟自閉症一點關係都沒有。 瑾心老師舉例,如果一個孩子在家中他想吃就進廚房拿來吃,這樣的行為完全是被教導成:孩子可以忽視父母的作息時間;這個行為一旦在認知上習以為常就泛化到家的大門之外,在學校上課忽視老師的指導進度和同學的配合要求,以後成年到了社會,忽視老闆的工作時間及工作內容,這些行為表現就是從家庭生活中自己決定想吃就吃的時間開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家教的重要指標是訓練自閉症孩子融合行為的認知基礎。…

【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三)】:「家教是孩子問題行為的前因!」

皓最大的問題是:身為父母的我竟忘了他已經15歲了! 我已經習以為常的把他當成4,5歲的孩子,我現在跟他講話的態度就是PCI的訓練,配合孩子玩.只要他高興就好,喜歡就好,所以才天大地大造就了他最大. 這完全是人幼配合式遊戲教學的訓練內容.當初短暫顯現的學習動機好像孩子懂了,但這都是配合出來的假象,因為出了遊戲室的門,到了真實的社會常態,是沒有人要按照孩子的動機去配合他的所求所想. 皓已經15歲了.也和父母一樣高,所以應該能了解到,在別人的眼裡15歲的他已經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成人,走出家的大門,已經不可能再期待有人像對待可愛又有特殊需要孩童的態度去包容他.包括現在很多市場推薦的親子教育,就是孩子快樂就好. 但是快樂的童年是短暫的.這短暫的童年家教會不會影響到一生呢?用40年追蹤實證的棉花糖實驗已經告訴我們清楚的答案了.…

Media

【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二)】:「那一天不中斷的7個小時DTT 行為介入的第一步關鍵」

ABA應用行為分析的原則,也是瑾心老師再次強調DTT第一步的行為介入:是以ABC科學的原則進入功能行為分析FBA.這也是有BCBA執照的人所應專研的具體實踐. 行為是前因環境的產物,所以前因一定會影響行為,這個行為是繼續發生還是要被減弱,跟行為產生的立即結果C汲汲相關. 舉例1: 前因A:你吃了很多的糖,一定渴. 行為B:…

【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一)】:「那一天的7個小時讓我看明自閉症行為介入的開端」

孩子的家教是被教導出來的,這跟孩子有沒有自閉症一點關係也沒有.自閉症孩子與正常孩子教育的目標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用雙重標準來看待自閉症孩子的教育,那自閉症的孩子就永遠無法達到一生獨立的目標. 我的孩子15歲了,如果你的孩子比皓小1天,你就比我多1天的機會改變自己. 如果我們無法捨棄自己原有的舒適圈,那自閉症孩子也只能跟著我們停留在原地,他的自閉要如何突破? 2018年10月,瑾心老師來我家的前一天,我為了使皓然可以行出好行為,我說了一個謊話,我說:明天上午我們去接一位瑾心阿姨,瑾心阿姨從美國來,然後,明天建夫叔叔也會來,瑾心阿姨和建夫叔叔會陪皓然一起「玩」,皓然也可以把你喜歡的東西分享給瑾心阿姨和建夫叔叔。然而瑾心老師並不是來玩的,而是來上課的,且皓然在回家路上認知到,他不是去「玩」,而是要回家上課的,行為問題就出現了。 我犯了第一個很嚴重的錯誤:<錯誤的預告>,這也是今天皓然問題行為會產生的前因A.…

【自閉症大齡媽媽的反思-皓媽】:自閉症孩子日趨長大的身軀、與他的心智成熟度是否一樣的在成長

要到什麼時候?自閉症兒童的父母才會張開眼睛看清楚:當我們渴慕「融合」的時候,孩子所身處的環境不是一個人人有奬的真實社會! 要開心喔!要快樂啊!但是任何一個贏在終點的選手都必須付出克服私欲享受的代價。 贏在起跑線的必要裝備,是自我要求的紀律品格、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缺點,謙卑地認識自己的強項。 因為真正的得勝者,是不可能靠著作弊欺騙、要求人人配合的手段而能流下充滿平安的喜樂淚水。 愚昧的人啊,追求的是滿足自己外表的虛榮,內心深處卻是虛空的虛空。我願自閉症的孩子持守內心單純的謙卑和軟弱,彷彿是輸在起跑點,他們在別人藐視中首先是要靠主耶穌順服十字架的力量戰勝自己,在人眼中是不可能的期待下,靠著基督的信實和祂的愛,所流露的恩典足以戰勝所有人的不信。…

【皓媽(自閉症大齡媽媽的反思)】:關於孩子要念特教班還是正常班

最近收到父母們的一些提問是關於孩子要念特教班還是正常班、我以一位大齡媽媽的角度來說幾句心裡話.首先,讓皓進入特教環境是我非常後悔的一件事情. 8年前,我就是覺得他不行,就是覺得把他送去特教班,我就能有自己正常的生活。 我不願意去努力,覺得自閉症就是這樣,終身的障礙。但是,認識瑾心老師之後,我的想法完全改變了 我從混沌的自閉症迷思中看清了自己的自私,也明白了讓孩子走出自閉症世界的關鍵是父母的改變。我很羨慕小齡的父母們,因為你們還有機會覺醒,認清到底什麼是自閉症,你們還有機會在孩子進入國小前去好好的裝備孩子。 孩子能不能在椅子上坐滿50分鍾?…

【皓媽(自閉症大齡媽媽的反思)】:我的自閉症孩子,一晃眼,外包自閉症教育的現在故事

這篇文章我自己二年前,接受瑾心老師實操課程的實操心得: 希望我在教養自閉兒的過程能給年輕的家長們最真實的經驗和教訓,以下是我痛定思痛的寫給瑾心老師的一封信。 瑾心老師您好,我是皓媽,我的兒子「皓」今年是12歲,目前就讀國中七年級特教班 1歲11個月在台大評估診斷為自閉症中度,而1歲11個月到國小六年級,10年間接受以下療育 學前:…

【皓媽(自閉症大齡媽媽的反思)】:瑾心老師DTT自閉症教學學習心得分享-TEACCH

結構化教學,並不是一個特殊的教育。我們看到的正常孩子到了學校的環境,學校本身也是一個結構化教學的環境。 是因為自閉症的孩子沒有語言,所以我們就要善用視覺提示來進行溝通。 在家裡結構化的環境也能符合孩子進入學校的環境,如上述所提到的,因為學校的教室就是一個結構化教學的空間。 結構化教學(TEACCH)的定義: 完全依靠視覺提示。…

【自閉症大齡媽媽的反思-皓媽】:瑾心老師 DTT教學學習心得分享-自閉兒入學特別需要介入的12項學習目標

每個人的一天都公平的只有24小時, 每個人的心電圖最怕呈現平坦不跳動的畫面。這是叫世人懂得謙卑並認識生命的有限;然而在時間的洪流下, 我們生命中的上帝是永遠的。尤其在無法承擔的自閉症之重,有一個榮耀的隱藏祝福是學習 "扛耶穌的軛"。 自閉症的道路,不管我們選擇抱持怎樣的人生態度去面對,到了生命的終點都要面對選擇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