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最大的問題是:身為父母的我竟忘了他已經15歲了! 我已經習以為常的把他當成4,5歲的孩子,我現在跟他講話的態度就是PCI的訓練,配合孩子玩.只要他高興就好,喜歡就好,所以才天大地大造就了他最大. 這完全是人幼配合式遊戲教學的訓練內容.當初短暫顯現的學習動機好像孩子懂了,但這都是配合出來的假象,因為出了遊戲室的門,到了真實的社會常態,是沒有人要按照孩子的動機去配合他的所求所想. 皓已經15歲了.也和父母一樣高,所以應該能了解到,在別人的眼裡15歲的他已經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成人,走出家的大門,已經不可能再期待有人像對待可愛又有特殊需要孩童的態度去包容他.包括現在很多市場推薦的親子教育,就是孩子快樂就好. 但是快樂的童年是短暫的.這短暫的童年家教會不會影響到一生呢?用40年追蹤實證的棉花糖實驗已經告訴我們清楚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