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心老師自閉症行為介入實操心得(二)】:「那一天不中斷的7個小時DTT 行為介入的第一步關鍵」

ABA應用行為分析的原則,也是瑾心老師再次強調DTT第一步的行為介入:是以ABC科學的原則進入功能行為分析FBA.這也是有BCBA執照的人所應專研的具體實踐.

行為是前因環境的產物,所以前因一定會影響行為,這個行為是繼續發生還是要被減弱,跟行為產生的立即結果C汲汲相關.

舉例1:

前因A:你吃了很多的糖,一定渴.

行為B: 你喝了很多白開水.

結果C:經歷喝白開水這個行為很解渴,所以以後我們吃了糖,就會知道要喝白開水.

反之:

前因A:你吃了很多的糖, 一定渴.

行為B:你喝了很多薑茶.

結果C:但是喝薑茶這個行為不能解渴,以後我們吃了糖,就不會有要求喝薑茶的行為.

舉例2:

前因A:煮菜時鹽放太多.

行為B:我們會加糖

結果C:菜又鹹又甜不好吃,所以下一次相同的狀況我們就不會加糖.

所以,行為科學是建立在一個具體認知的實際經驗,是可被觀察的.也是可被測量頻率(Frequency)和時間維持的長度(Duration).

我們不會說,雖然鹹,但是我吃到心坎裡有滋味.科學是不講沒有辦法用數據分析提供的證據.

我們再藉由DTT的離析原則(Discrete)解剖皓然行為的ABC:

前因A:媽媽告訴我瑾心老師建夫叔叔到我家來玩,我可以把我喜歡的東西拿出來=我最大.(因為大家是來陪我玩的)

行為B:I do what I want.

         I do what I please.

         I say what I feel like.

結果C:行為產生後的立即結果是他經歷瑾心老師的負增強(被剝奪特權)和負處罰(被剝奪所愛).

這個時候,皓的行為(B)產生所經歷的結果(C)已經和他之前的認知連接(A)產生衝突.為什麼會衝突?因為前因A往往是家庭教育給他錯誤的信息.

皓現在的吵鬧行為就是在反抗這個衝突,為了堅持以前是對的,為什麼現在不被瑾心老師接受的困惑,就成為現在吵鬧行為產生的前因了.所以,我們現在做的C就是讓他知道誰的毅力最大,誰就是給予C的權柄.

在家父母是權柄的來源,才能泛化到學校老師是權柄的根源.

我們具體的執行C,就是讓皓認識誰是權柄,他必須聽從權柄的指令,權柄才會給予他所期待的C.

如果孩子吵鬧就能使我們妥協,那孩子就成了主導者的權柄,因為他的行為產生後的認知連結就是:我可以操控我要得到的C,這樣家教下的孩子到哪裡都是目中無人的自尊自大.因為他的認知就是用我的方式得到我要的,無形中我們也造成了自閉症的擴散與惡化.

自閉症孩子能學,但要使他們有動機去學習,若他們願意學,DTT教育一開始就在預備他們未來進入學校學習態度的認知連結.

我們都當過學生,不難了解老師的立場是:學生要達到老師要求的,老師才會給予學生想要的讚美和肯定.(不是學生指定要什麼老師就能給什麼)

瑾心老師舉例講解:

學校老師說:做完這件事情,可自由活動10分鐘.

但,很多自閉症孩子的認知是,我做完你要求的,你就應該讓我玩到盡興.

皓今天想做啥就做啥的行為表現就是:因為父母長期給了他錯誤的前因認知A:你喜歡的大家都陪你玩,這個當初PCI錯誤的訓練造成了自閉症孩子唯我獨大的行為挑戰.當沒人配合唯我獨大的行為的時候,可想而知自閉症孩子的情緒挫折及反抗是立刻會爆發的.

皓的行為失控,讓我親身經歷了瑾心老師對皓行為介入C的立即性,很清楚的看到DTT行為介入的原則是一次一個目標.

瑾心老師對皓不間斷的行為介入過程中,面對皓的行為挑戰鬥志不鬥氣,對設定目標指令的堅持態度和語氣沉穩堅定,逐步的削弱了皓用問題行為掌控環境的力量,而皓的問題行為立即經歷的C也逐步明白瑾心老師才是權柄.行為介入就是誰的毅力大誰就能拿回對環境的主控權!

自閉症孩子的問題行為是一個抗爭的過程,抗爭是為了得到對環境的操控,目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行為動機.但是,當瑾心老師對皓的問題行為做負增強(被剝奪特權)和負處罰(被剝奪所愛)C的立即介入,歧途上皓的問題行為就逐步失去抗爭的力量.這就是行為介入逐步塑造的過程,C介入的立即性和正負增強(處罰)作用的正確應用.並且針對大齡自閉症青少年過去所有錯誤認知連結的前因著手,改變前因環境的影響,才能真正解決正確行為支援的訓練內容,並且在C的運用一定要小心與即將進入職訓管理的方式不可差異太大,善用自閉症的固執性輔導他們順利地進入職場。

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下來的人不多!共勉之!

 

【延伸閱讀】

穩紮穩打的DTT教育裝備

  DTT 系統學習請連結

 瑾心老師行為介入策略11小時教學網站連結

 看清自閉症商業療育中的偽善

我的孩子曾在 PCI 遊戲教學 8個月

大齡自閉症家長的育兒須知 


附記:

剛踏入自閉症世界的年輕家長,很喜歡找老家長求取馬上能夠複製好用的經驗之談。

我們單單用自己的心得提醒大家,要小心自閉症世界中有的迷惑聲音和欺人現象。

帶有隱藏陷害的聲音告訴你,「走自己的路。」因為走到盡頭,你必將單獨面對自己選擇的結果。

令人心驚的場面是瞎子吆喝著領帶一群瞎子。

但是都比不上最黑暗的人性,是藏身在公益的煙霧彈下,用悲情加上幽默虛構自己一個孩子自閉症成功的假象,既無醫學專家簽名的診斷證明文件,也無學術到臨床的訓練模式,奸巧地串連剽窃各家講座的內容,再加上只需花上幾小时听课買的等级認証就偽裝成專業,而內心真實的貪婪嘴臉,是想在他人孩子自閉症之戰中圈錢。

貪,是萬惡之根。自閉症不再是自我反思的慘痛經歷,如果老家長第一想到的是從自己孩子的自閉症學習上可以變成多少錢。人生的價值觀一旦改變,成為一個人的態度就變了。

行為科學發展觀,知識的改變;態度的改變;個體行為的改變;群體行為的改變。自閉症的應用行為分析教學,至多只能改變外現的溝通行為,卻絕對影響不了家教的耳濡目染。

然而,美國的自閉症覺醒網站台灣的奇異恩典自閉症教育平台,依舊是一無所求的將從基督而來的幫助分享給大家;尤其奇異恩典的自閉症教育平台有許多的案例分析資料,希望能成為扶你一把的幫助,也希望你能分享我們的網站加入無條件之愛的源頭,一起成為他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