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ABA?
VB 理論創始人-Skinner
思想就是行為,無論是用說的,或非語言,隱藏的或誇張的.
不是一些神秘的思想過程以負責行為的產生,
而是,行為本身在控制所有其他關係的複雜性.
(也就是我們在講行為科學的時候,我們不講心理學.
一個行為可以控制另外一個行為的反應,而不是用思想.)
Skinner -1957年 針對語言的行為分析
.言語行為(VB)是定義為[通過聽眾]Listners,以增強行為.
.聽眾,必須用已取得的方式回應,以能激勵說話的人.
.定義言語行為的行為,通過其他人的媒介,我們不可以指定任何一種的形式,模式或媒介以增強.
.言語行為並不是一定是發聲的行為
(互動的雙方並不一定是用有聲音的語言進行互動
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的行為(VB)來進行互動.)
Skinner-1968年正式提出ABA的行為科學定義及操作要件
.A.被考慮改變的行為一定要能應用於社會的期待.
(我們預備改變孩子的行為,要教導他的行為要符合社會期待,就是要能
被社會所接受的)
.B.行為一定是可被觀察且測量.
(科學講求客觀的證據,行為是科學,所以一定要能被具體的紀錄測量,這就是我們在觀察孩子問題行為的時候,要記錄行為發生的相關數據.)
.A.介入策略必須要能分析出對行為的控制.
(觀察紀錄後的行為要做介入分析,就回到了老師所講的前因控制A,也就是我們開始分析一個行為的產生的原因:Who,What,Where,When,How.觀察行為,分析行為的動機,挪去前因或用C來控制這個行為)
.T.有畫面證據可供公開檢驗,以重複循序的使用,並得到同樣的結果.
(凡是跟ABA有關的,一定要證據法則,紀錄下來,別人可以看到,重複操作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
.E.被改變的行為是有意義的(一生致用)
(我們在教導孩子替代行為要考慮到自閉症的固執行,所以這個替代行為一定要一生致用,要有意義.被改變的行為不是為了滿足片刻)
.C.是使用正確的專業術語和行為科學定義.
.G.MUST必須證明行為能持續並泛化.
(被改變的行為能不能被持續的使用並能泛化到外面,從我們看到的小亞伯的實驗,能讓我們了解連結的認知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反映)
歸納,什麼是ABA?
.是科學
(可觀察,可記錄,可測量)
.是運用前因和結果的操作,引起(evoke)
.有意義,並且是社交合宜的行為.
(行為的一生致用)
.是運用前因和結果的操作,要減少不符合社交接納的行為以及減低問題行為.
(控制前因改變行為,教導孩子替代行為或直接介入C,減低或消弱問題行為)
.目標是要提升自閉症兒童一生的品質.
[ABA不是特定的教學模式,過程或是一種技術,而是在不同行為介入的方式上,方法和原則的應用.]可以應用於任何人身上.